我们以往的知识认为,并非两个半脑的所有功能都是共享的。一般来说,左半脑控制言语、理解、算术和写作,右半脑控制创造力、空间思维能力、艺术和音乐技能。现代研究表明大脑结构和大脑功能与偏手性有一定关系,大约92%的人是用左半脑来控制手及语言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右撇子”。
早期神经科学理论认为,人们要么是左脑,要么是右脑,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的一侧占主导地位。如果你的思维主要是分析性和有条理的,那么理论就说你是左脑型的。如果你更倾向于具创造力或艺术性,那么你就是右脑型。该理论基于大脑两个半脑功能不同的事实。得益于心理生物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罗杰·W·斯佩里 (Roger W. Sperry) 的研究,这一现象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为人所知。
左脑比右脑更擅长语言、分析和规则,它有时被称为数字大脑,更擅长阅读、写作和计算等方面,根据斯佩里的早期研究,左脑可以帮助你:逻辑、测序、线性思维、数学、事实、用言语思考;右脑更具视觉性和直觉性,人们有时将其称为模拟大脑,它具有更具创造性和更少组织性的抽象思维方式,斯佩里早期的研究表明,右脑可以帮助人们:想像力、整体思维、直觉、艺术、韵律、非语言暗示、感受可视化、做白日梦。
最近的脑研究工作发现,其实大脑是通过复杂的网络来运转的,而这些网络末梢均为突触。大脑的左、右大脑半脑通过胼胝体投射连接。人们对这种皮质-皮质连接的突触基本机制及其功能重要性知之甚少。以李旭辉为首的卓敏院士团队在最近发表文章(Communications Biology)揭示了两脑之间突触相连的新机制。
在这里,他们利用经典的电生理学和光遗传学方法(Li., et al, 2023)研究双侧前额叶扣带回(ACC)之间的皮质-皮质连接。结果发现从一侧 ACC 到对侧 ACC 存在直接的突触投射。谷氨酸是双侧 ACC 连接的主要兴奋性递质,会迅速异化动物对痛觉的反应(就是让你对痛更敏感)。在慢性神经性疼痛的动物模型中,抑制 ACC-ACC 连接可减少原发性和继发性痛觉过敏。此研究结果为 ACC-ACC 连接对疼痛感知的兴奋性或促进性贡献提供了强有力的直接证据,并且这种机制可能为未来治疗慢性疼痛和相关情绪障碍提供治疗靶点。
卓敏院士指出,两脑之间单突触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两脑相通,比如擅长数学的人可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擅长画画的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在提升智力的同时,有益于防止衰老和大脑健康。单纯过度使用一侧半脑(左边或右边),可能容易失去平衡,产生不正常的思想和行为。两脑之间是否存在着有待被打通的联络,或者沉默的突触通路,将是未来可探讨的新课题。
罗杰·W·斯佩里 (Roger W. Sperry)(1913-1994),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心理生物学家。1941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后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心理生物学教授,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等组织成员,国际脑研究组织成员。因研究揭开大脑两半球秘密和功能分工,为人们了解人脑更高级功能提供了新观念,是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